一. 判斷題(每小題1分,共20分,你認為正確的請在括號內(nèi)打“√”,錯誤的打“×”)。
1.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引起幼兒的興趣,這符合了大腦皮質(zhì)的優(yōu)質(zhì)原則--------()
2. 皮亞杰通過“視崖實驗”發(fā)現(xiàn)幼兒的自我中心現(xiàn)象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3. 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出現(xiàn)在5~6歲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4. 引導幼兒園圍繞中心話題逐步拓展交談內(nèi)容是談話活動的重點與核心---------------------()
5. 應給小班幼兒選擇滿足智力、體力發(fā)展需要的玩具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6. 幼兒的語言學習更應關注讓幼兒學會完整表達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7. “小紅花”是幼兒園常用的獎勵方法,從心理學分許,教師主要是通過激發(fā)幼兒的道德感,來達到強化行為的目的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8. 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指導必須以保證幼兒游戲的特點為前提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9. 幼兒入園前必須進行體檢,合格者才可入園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10. 人的主要閱讀能力是在小升初階段形成的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11. 處于學前期的兒童,生理的發(fā)育尤為重要,它是兒童整體發(fā)展的基礎。-----------------()
12. 6~7歲幼兒在講話和表達方面的典型性表現(xiàn)是口齒清楚地說兒歌、童謠或復述剪短的故事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13. 幼兒對顏色的認知最低水平掌握的是指認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14. 選擇性科學教育活動是指幼兒在科學活動室、自然角或活動室的區(qū)角等設施內(nèi)進行的科學教育活動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15. 在幼兒階段,應有計劃地教給幼兒一些基本的觀察方法,主要是學習典型特征觀察法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16. 經(jīng)常取笑同伴體現(xiàn)了幼兒的親社會行為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17.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動可分為三個類型:生活活動、游戲活動、教學活動。-()
18. 上課時幼兒園集體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19. 《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》認為,幼兒園教學評價要以幼兒對所教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否作為出發(fā)點和歸宿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20. 《3~6歲兒童學習與發(fā)展指南》的出臺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,提高幼兒教育質(zhì)量,不僅造福幼兒個人及其家庭,也造福于整個社會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二. 單項選擇題(每小題1分,共25分。下列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,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填入括號內(nèi))。
1. ( )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論述了兒童優(yōu)生優(yōu)育的問題。
A、蘇格拉底 B、柏拉圖 C、亞里士多德 D、昆體良
2. 兒童語言的形成大致經(jīng)歷了出現(xiàn)嗓音、出現(xiàn)啊咕聲、出現(xiàn)喃喃語聲和發(fā)出聲音四個階段,其中喃喃語聲大致是在兒童( )個月時出現(xiàn)。
A、1~2 B、3~6 C、4~8 D、9~11
3. 音樂教育的首要功能是( )
A、審美作用 B、學會簡單制作
C、教幼兒唱歌 D、音樂知識教育
4.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時一種有目的、有計劃的由教師對幼兒園施加影響的活動。
它主要強調(diào)( )。
A、教師的作用與教學的結果 B、幼兒的作用與教學的結果
C、環(huán)境的作用與教學的結果 D、教師的作用與學習的結果
5. 平行教育原則的提出者是前蘇聯(lián)教育家( )。
A、巴班斯基 B、烏申斯基 C、馬卡連柯 D、加里寧
6. 等量的液體裝在不同形狀的容器中,幼兒會認為洗高容器中的液體比粗矮容器中的液體多,這是因為在幼兒的認知活動中,( )占據(jù)重要地位。
A、直覺 B、材料 C、經(jīng)驗 D、感知覺
7. 學前兒童各種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( )
①抽象概括性 ②隨意性 ③具體形象性 ④不隨意性
A、①② B、③④ C、①③ D、②④
8.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中,可以開展識字教學,但不要求進行書寫的訓練和拼音的教學,這符合教育的( )原則。
A、保教結合 B、綜合性 C、啟蒙性 D、發(fā)展適宜性
9. 價值澄清法有多種教育方法,其中( )是指教師事先擬定一系列兒童關心的問題,讓全體兒童一起來表示自己意見的一種方法。
A、澄清應答法 B、展示自我法 C、價值表決法 D、價值排隊法
10. 幼兒園自然角的創(chuàng)設要注意的原則有目標性原則、興趣性原則、適宜性原則、整合性原則和( )。
A、活動性原則 B、操作性原則 C、發(fā)展性原則 D、安全性原則
11. “藝術活動中能與他人相互配合,也能獨立表現(xiàn)”,是《3~6歲兒童學習與發(fā)展指南》中,對幼兒藝術活動( )階段的目標要求。
A、小班 B、中班 C、大班 D、小學低段
12. “引導幼兒初步懂得與他人合作,初步懂得分享和謙讓”是(?。┑纳鐣逃繕恕?/p>
A、托兒所 B、幼兒園小班 C、幼兒園中班 D、幼兒園大班
13. 幼兒比較能力發(fā)展過程中,“找不同”與“找相同”相比,( )。
A、后者容易 B、兩者一樣 C、不好說 D、后者容易
14. 通常,三拍子的歌曲適宜于再( )教唱。
A、小班 B、中班 C、大班 D、小小班
15. 皮亞杰以兒童認知水為依據(jù),把游戲分為(?。?。
A、練習性游戲、象征性游戲、結構性游戲、合作游戲
B、練習性游戲、平行游戲、結構性游戲、規(guī)則游戲
C、練習性游戲、象征性游戲、結構性游戲、規(guī)則游戲
D、獨立游戲、平行游戲、合作游戲、結伴游戲
16. 下列對幼兒的衛(wèi)生保健措施敘述錯誤的是(?。?/p>
A、為兒童提供合理的營養(yǎng)膳食,科學制定食譜,保證膳食平衡
B、加強日常保護護理工作,對體弱幼兒進行專案管理
C、嚴格執(zhí)行衛(wèi)生消毒制度,做好室內(nèi)外環(huán)境及隔熱衛(wèi)生
D、要培養(yǎng)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,限制幼兒大小便的次數(shù)及時間
17. 科學組織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應注意的事項中,以下錯誤的是(?。?/p>
A、活動量要適量 B、少在陽光下活動
C、劇烈運動后不宜馬上喝大量的開水 D、活動程序要符合生理要求
18. 導致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不包括( )
A、先天性儲鐵不足 B、 食物總攝入量只達到標準
C、生長發(fā)育過快 D、鐵丟失過多
19. 下列敘述不屬于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特點的是(?。?/p>
A、內(nèi)容具有啟蒙性和靈活性 B、每次集中教育活動的時間短
C、教育評價更注重幼兒學習的結果 D、注重手腦并用,強調(diào)實踐
20. 游戲是游戲者自由意志的體現(xiàn),這是由游戲的( )特性決定的。
A、功利性 B、非公利性 C、規(guī)則性 D、假象性
21. 游戲的本質(zhì)是一種主體性的活動,其主題性表現(xiàn)為主動性、獨立性和( )
A、積極性 B、娛樂性 C、想象性 D、創(chuàng)造性
22. 以下不屬于規(guī)則游戲的是( )
A、體育游戲 B、語言游戲 C、音樂游戲 D、建構游戲
23. 下列描述與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中“語言”領域的教育要求不符的是( )
A、養(yǎng)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,發(fā)展語言理解能力
B、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,養(yǎng)成文明交往的習慣
C、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(huán)境,再全國范圍內(nèi)推廣普通話
D、引導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
24. 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提到要滿足幼兒“多方面發(fā)展的需要”,而且腰圍“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”,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(fā)展,這體現(xiàn)了兒童發(fā)展的( )
A、教育觀 B、整體觀 C、多樣性 D、全面觀
25. 根據(jù)《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》,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利用本土資源開發(fā)個性化的園本課程,園本課程占總課程量的比例,省一級幼兒園不超過 %,省二級不超過 %,其他幼兒園不超過 %。( )
A、30,20,10 B、20,10,5 C、30,10,5 D、20,15,10
三、簡答題(每小題5分,共10分)。
1. 簡述小班幼兒科學學習的特點。
2. 簡述區(qū)域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應注意哪些問題。
四、綜合體(每小題10分,共30分)。
1. 試論述應如何再閱讀中發(fā)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
2. 淘淘今年四歲了,是一個比較內(nèi)向的孩子,對幼兒園的適應也比較慢,每次去幼兒園的時候總有哭鬧的情況發(fā)生,特別在一次生病請假幾天后,淘淘就更加不愿意幼兒園了,也不肯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起玩玩具,出現(xiàn)了不合理的行為。
結合本案例,請你分析一下造成淘淘該情況的原因。
3. 建構區(qū)中,沖沖把圓形積木一塊一塊連起來,說,“這是一條毛毛蟲”,接著又把原來的積木打亂,重新用大的圓片和小的圓片分別連接了一條“大的毛毛蟲”和“小的毛毛蟲”,但很快又拆了,第二天他用方形積木搭了高高的寶塔,“一座很高很高的寶塔,1,2,3,4......”,他數(shù)了一下,“一共有12層高。”
請回答:
(1)從上述幼兒的游戲行為中,概括出建構游戲的特點;
(2)面對上述幼兒的游戲行為,作為教師你怎么看?
五、活動設計題(共15分)。
《3~6歲兒童學習與發(fā)展指南》認為,數(shù)概念對兒童來說是抽象的,強調(diào)需要激發(fā)兒童對自己周圍環(huán)境中數(shù)學問題的關注和興趣,通過感知、體驗和操作活動理解數(shù)的抽象關系,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數(shù)學知識,逐步發(fā)展邏輯思維能力。
請以“生活中有趣的數(shù)學”為主題,設計一個大班集體教學活動。要求:目標制定合理,活動準備充分,過程清晰靈活,活動連續(xù)自然有創(chuàng)新,整個活動體現(xiàn)趣味性和科學性。